
由江苏艺术基金资助,南京工业大学主办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美术资源数字化开发利用人才培养》,现面向全省招生。
《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美术资源数字化开发利用人才培养》项目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指示及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指引,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传统美术资源传承创新的迫切需求,将通过对学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教学与实践训练,旨在培养兼具传统文化涵养、数字技术应用及设计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促进长江中下游传统美术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区域文化产业升级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一、主办单位
主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拥有120年办学历史,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
承办单位: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设有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艺术与科技和数字媒体艺术六个设计学本科专业。其中,环境设计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产品设计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设有设计学专业硕士点,致力于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基础扎实、素质综合、创新实践型一流艺术设计人才。
二、教师团队
师资团队由国内知名院校在长江文化、传统美术传承复兴、创新设计、艺术传播、文化产业等领域的研究专家,以及数字技术、设计企业高管、行业精英组成,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备。师资团队具备正高级职称16人,博导12人。其中,包括多位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级领军人才等。
三、培训安排
(一)培训时间:
1.集中培训阶段,时间为30天,2025年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
2.交流采风阶段,时间为5天
3.成果展示阶段,时间为2026年5月
(二)集中培训地点: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
(三)培训形式:免费脱产培训,采取集中面授、跟踪指导、交流考察等多种形式。
四、培训内容
(一)集中授课:
本项目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美术资源数字化开发利用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理论讲授+技术学习+项目实训+汇报展示”四级进阶模式对学员培训:
1.理论讲授环节,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开设长江中下游传统美术资源与现代民众生活、跨媒介转化、创新传播策略等专题课程;
2.技术学习环节,除了邀请专家讲授外,还结合实地考察调研、研讨交流,深化学员对当前最新数字技术认知,开设课程包括大数据分析、数字设计新趋势、AI创新路径等;
3.项目实训环节,设置实训周教学,配备专门的实训教师、实验室设备等,教授学员如何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数字技术创作数字文创产品、数字虚拟场景、游戏人物形象、数字虚拟人等数字设计作品;
4.汇报展示环节,学员独立完成传统美术资源的专题调研报告,组队完成数字设计作品并进行汇报展示,将学员完成的作品投放主流网络媒体平台,举办成果展传播推广项目成果。
(二)交流采风:南京、上海
(三)学员创作:根据授课内容,结合个人专长进行创作
*以上课程安排和交流采风的内容,如遇特殊情况可能会有变更,以实际开课课表为准。
五、成果展示
(一)成果展示时间:2026年5月
(二)成果展示形式:作品展览
六、报名要求
(一)招生范围:
本培训项目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江苏省内招生,择优遴选录取学员30名。
(二)报名条件:
本项目学员招募面向省内高校、研究所、文创公司、技术企业、文博机构、美术机构、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等相关领域优质的理论及应用型人才。
学员应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德才兼备,恪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美术资源数字化开发利用有强烈兴趣,拥有设计学、美术学、博物馆学、建筑学、文化产业等相关专业的硕士及以上学历,或具备3年以上相关管理和从业经历;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凡是具备上述条件的,通过个人申请,均可申报。
(三)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10月31日24:00前(以收到电子邮件时间为准),录取学员名单于2025年11月15日前完成公示。
(四)报到时间:以通知为准
七、报名须知
(一)报名材料
1.本人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及2寸白底免冠标准照片(提交电子照片,以本人姓名命名,jpg格式);
2.填写《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美术资源数字化开发利用人才培养》项目学员报名表word版(文末下载附件1报名表);
3.符合报名条件的相关支撑材料(最高学历证书、最高学位证书、职称证书、作品入选及获奖证书等复印件);
4.能够体现本人学术能力、创作水平的材料(工作时长证明、省级及以上奖项或承担省级及以上研究课题成果、发表相关论文及专著、与培训内容相关的艺术设计作品集、本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证明、获奖证书等);
5.能保证培训期间脱产30天学习(由所在单位出具证明,文末下载附件2脱产学习的单位证明)。
(二)提交方式
1.本项目一律采用电子版报名,请对照要求认真准备。请使用正式扫描件,将上述材料扫描件打包压缩后以邮件附件形式发送至报名邮箱:3291275052@qq.com,邮件名称及压缩包名称请命名为“江苏艺术基金报名材料+城市+姓名”,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31日24:00前。报名材料一经提交概不退还,请自行做好材料备份。
2.正式录取人员需提交纸质版报名材料(一式两份)用于备案,请于培训报到时现场递交。
(三)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优先录取
1.在本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或承担省级以上研究课题且成果较为突出的;
2.取得本专业中级(含中级)以上职称的;
3.取得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或连续从事本行业工作满3年以上,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
(四)联系方式
咨询邮箱:3291275052@qq.com
联系电话:18996457714(陈老师)、15957732237(张老师)
八、录取方式
报名截止后,项目组将组织专家按照江苏艺术基金相关规定,择优预录取,预录取名单上报江苏艺术基金管理办公室审核通过后备案录取。
录取结果将以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录取人员,并将公布于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官网。收到录取通知后,请在3个工作日内以邮件方式回复“学员xxx确认收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美术资源数字化开发利用人才培养》项目录取通知并将准时报到参训”,未回复者视为自动放弃录取资格,录取依次递补。
九、学员管理与结业
(一)培训结业:学员须在培训期间认真参训学习,保证学习时间,严格考勤,按照教学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学员完成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获得由江苏艺术基金颁发的结业证书。
(二)教学管理:学员在校集中培训期间的管理严格按照学员管理条例执行。
(三)培训费用:本项目为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进行期间,学员学费、食、宿及一次性往返交通(火车硬座、硬卧,动车、高铁二等座)等培训费用由南京工业大学承担。
十、其他事项
(一)报名学员须保证所提交的报名材料真实有效,若有弄虚作假行为将取消录取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
(二)凡参加本项目的学员,均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招生简章的各项规定;
(三)项目主体对培训成果作品有展览、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发布等使用和宣传权,并对培训期间的影像有使用和宣传权;
(四)本招生简章最终解释权归项目主体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