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太行秀丽面纱,艺满太行山之行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8-05-14    浏览次数:

2018年第二学期9—10周期间,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组织产品设计1701、1702班同学前往河南安阳太行山,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写生之旅。

 

  4月22日下午,全体同学在曹老师和孙老师的带领下,乘着前往安阳的快车来到了河南著名景点太行山大峡谷。

 

 

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虽然我们感觉身心稍许疲惫,但是当达到了目的地时,深深地被太行山的风景给吸引住了。云雾缠绕,山在云海里若隐若现,感觉山就像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样。这些若有若无的感觉,一次次地使我们驻足观望,甚至不由自主地发出赞美之情。

到达了写生基地后,我们有序地进入老师预先分配好的房间,在整理完东西后,便下楼吃了一顿丰盛美味的午饭。接下来,由我们同学自行游览周边景色,选择合适的景点,为后面的写生做铺垫。


开启写生之旅

对于第一次在室外写生的我们来说,面对这么多的石板房,连绵的高山都有点手足无措,感觉以往有些纸上谈兵,真刀真枪时有些怯场。后来老师每天晚上的点评和讲解,还有我们同学的认真努力,大家进步了不少。

 

4月27日

前几天还是阴天,今天居然是一个大晴天,阳光明媚,可见度极高。我们在老师带领下,去了太行山大峡谷景区中的桃花谷,进行参观游览,桃花谷是一条谷中之谷,长约4km。谷内奇峰突兀,峭拔雄壮,一条蜿蜒曲折的桃花溪水贯穿峡谷,溪水两岸草藤垂挂,杂木丛林莽莽无际。游玩其间,能够领悟到古人游山玩水的愉悦。

  

午饭过后

我们便前往王相岩,王相岩很险峻,需要爬山。虽然爬山很累,但是能够呼吸着大山的新鲜空气,感受着一路山水风光,也是非常有趣的。王相岩里有个叫摩天筒梯极为刺激,直上崖顶,有21层高,一共三百多个台阶,走在上面像是腾空于几千米的悬崖边。

 

 

登完摩天桐楼后一鼓作气来到最高处的浮云顶,还坐了缆车在山上游览玩耍,在玩耍的同时,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接下来五天,我们继续写生,将这美丽的太行风景印到我们的画纸上。从刚开始的分不开远景近景,找不到视觉中心,画面不够整体,随着老师每一次的点评与讲解,我们每天的绘画,画技也有了很大进步。

夜晚观影

趁着晚上的空闲,老师给我们放映了电影《夏加尔与马列维奇》,之后我们也更加了解印象主义与抽象主义还有至上主义。老师利用电影的形式,培养我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也因为老师的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我们更加吸收到了西方艺术之美。

 

5月3日

在老师带领下前去参观了中国文字博物馆,感受中华文字从甲骨文至今的魅力。还去参观了殷墟博物馆和殷墟宫殿与宗庙遗址(中国商王朝后期遗址),让我们也了解了殷商时期的灿烂的历史文化。


最后一个晚上

我们集体烧烤、唱歌,如此欢声笑语定然成为我们心中抹不去的美好经历。在一首首的歌曲中,我们告别了为期两周的写生生活。

次日一早我们便坐大巴离开这个充满灵气,风景优美的太行山回到学校。

写生总结

这十几天的写生就此圆满结束,这段时间我们也成长了不少,画技进步了不少。大家也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次写生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深化了对艺术深层次的了解,而且让我们体会到了自然与人文的美,更让我们明白了要用眼睛去发现美,即使再平凡的事物也有不一样的美,要学会感受自然风景和环境不一样的色彩。在这次写生,不仅升华了画技和审美能力,还使得我们两班间友情更大程度的巩固,还有同学们间更加亲近,如同一个大家庭一样。

学生优秀作品赏析

       

 

怎么样?同学画作可圈可点吧。

这些画作都记录着我们在太行山留下的每一个足迹。从未知的太行山,到艺满太行山,从不成熟的画技,逐步完善成一张张精美作品。感谢陪伴太行山一行的老师,没有你们的指导,我们也没有能力去画好每一张画。太行山之行,有你真好!

 

(图源 |品设1701部分同学  文字 |品设1701刘丛玮 朱文彬  责编 |品设1701 刘丛玮   审核:陈建华)